• 首页
  •  > 本地楼市
  •  > 未来深圳的交通规划都在这了!14号线或延至惠州,机场建设新高铁站!

未来深圳的交通规划都在这了!14号线或延至惠州,机场建设新高铁站!

2023-07-06来源:揭阳房探网正文:未来深圳的交通规划都在这了!14号线或延至惠州,机场建设新高铁站!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

1.png

2.png

3.png

一、深圳要建设世界级集装箱枢纽强劲港!

4.png

 到 2020 年,实现深圳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 2.8 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 2800 万标箱。

 (一)、建设 20 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码头及航道

 改造妈湾作业区 1-4 号泊位为 20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前进盐田港区东作业区 20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规划建设,减缓大拖湾二期 4 个 20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规划建设。

 已完成铜鼓航道拓宽浚浅工作,拓宽至 270 米宽、17.5 米浅。加快大拖海湾汽车口岸及配套项目建设,启动在大铲海湾港区建设专用汽车滚装码头的研究工作。

 (二)、改造平南、平盐铁路,推进平湖南集装箱中心站建设

 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推动海铁联运发展。改建平南、平盐铁路,前进平湖南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提高铁路货运站场、堆存场地条件,进一步扩大内陆地区“无水港”业务合作范围,扩展海铁客货班列数量。

 前进“陆改水”,建设大铲湾三期 22 个驳船泊位,提高江海联运比例。竣工妈湾跨海大道,利用妈湾跨海大道、沿江高速及机荷高速组织西部港区疏港交通。

 (三)、发展高端港航服务产业,加快建设蛇口国际邮轮母港

 积极培育航运金融、航运电商服务等新的业态。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产业,减缓建设蛇口国际邮轮母港,启动休闲船舶和游艇码头规划建设,推动公共游艇码头规划建设。

5.jpg

二、深圳要建设极具辐射力的国际航空枢纽!

6.jpg

 至 2020 年,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 4800 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 120 万吨,国际航线超过 48 条。

 (一)、启动 T4 航站楼建设方案研究,启动东部第二机场前期研究

 减缓前进机场第三滑行道、卫星厅、新货站(二期)等工程建设,启动 T4 航站楼建设方案研究。加强机场服务腹地交通联系,进一步完备机场转乘交通设施,协调与深中地下通道、穗莞浅城际轨道、深茂铁路等重要地下通道的转乘衔接,推进海滨大道、福海大道等集疏运道路项目建设。

 启动东部第二机场前期研究,服务深圳东部及粤东地区。

 (二)、提高综合运营保障服务水平

 大力协调民航有关部门,推动珠三角地区空域改革工作,妥善解决香港机场北三边空域问题,前进空管 CDM 二期建设,持续优化深圳机场飞行程序,逐步构建双滑行道独立运行,有效提升高峰小时起降架次和航班放行正常率。

 推动不断完善机场地面服务保障的软硬件建设,尤其是改建和完备国际货运设施和流程,强化应对大面积航延等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提高整体运行保障服务水平。

 (三)、鼓励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实施144 小时过境签证政策

 以深圳居多基地的重点航空企业单位为依托,在国际竞争中推展深圳航空运输品牌,提升深圳机场的枢纽电磁辐射能力。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第五航权,落实 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提高“经深飞”项目影响力,制定行业扶植发展政策,大力接洽并逐步打造符合城市发展战略方向的主运营基地航空公司,鼓励基地航空公司完备国内主要航线网络,扶持航空公司开辟国际尤其是洲际航线。

7.jpg

三、提高深圳国家级铁路枢纽地位!

8.jpg

 (一)全力推展深茂铁路(江门-深圳段)建设,并东延至坪山车站!

 竣工广深港高铁福田车站以南段,协商前进甚广深港香港段建设,实现深圳与香港高速铁路互通。减缓前进赣深客运专线规划建设,实现深圳与江西方向的高速铁路联系。

 全力推展深茂铁路(江门-深圳段)规划建设,强化深圳向西辐射能力。协调南广、贵广铁路运营组织,增加深圳终到至广西、贵州等城市直通列车。

 积极开展深茂铁路东顺延坪山站、深圳至汕尾、深圳至肇庆、深圳至长三角地区等高速铁路新的通道规划研究。

 (二)在机场片区规划新建空港高铁车站!

 在机场片区规划新建空港高铁站,打造出陆空一体化综合枢纽。

 进一步提升现有铁路枢纽功能,扩容深圳坪山站,改造提高西丽车站、平湖站、深圳东站、光明城站枢纽功能,形成“四主五辅”铁路枢纽体系,通过铁路“多枢纽”引导“多中心”空间格局优化。

 “四主”还包括深圳北站、深圳站、深圳坪山站、空港高铁站,“五辅”还包括深圳东站、福田站、平湖站、西丽车站、光明城站。

 (三)推展平南铁路改建、平盐铁路场站配套、平湖集装箱中心站建设!

 增强深圳港作为第三条欧亚大陆桥起点的电磁辐射能力,推动平南铁路改建、平盐铁路场站扩容、平湖集装箱中心站建设,促进多式客货,搭建中西部内陆地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跨国货运“铁路+海路”通道。

9.jpg

四、完备国家公路主枢纽功能!

10.jpg

 (一)、减缓深中通道建设,减少联系惠阳等的通道!

 减缓前进深中通道建设,打通珠江两岸联系通道。推展深惠、深汕高速公路改建,加快建设外环高速公路,优化沿海方向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

 筹划减少联系惠阳、汕尾、河源的东向联系通道。

 (二)、统合优化公路客运枢纽体系

 重点强化原特区外客运站的整合,提高公路客运枢纽“小且骑侍郎”、“多且乱”、运输组织效率偏低等问题。

 逐步将公路客运站整合入全市客运枢纽,增进长途客运与机场、口岸、铁路、城市交通以及相关设施设施在客运枢纽中的立体化空间统合和高效交会,优化城市客运体系。

 融合机场、客运码头、铁路和轨道枢纽建设复合型客运站。

 减缓推展现状公路客运站功能调整优化,统筹公路客运站与公交场站、城市配送中心、公路货运站的用地功能混合和移位。

 (三)、推展公路货运枢纽规划建设

 逐步外迁区域性、生产性货运场站,增加集装箱货车对城市生活地区的干扰,减轻交通拥堵压力。减少西部地区货运场站设施,重点增强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地区货运集散功能。

 优化中部地区货运场站设施定位,重点统合平湖地区货运设施功能,加强公铁、铁水客货。

 完备东部地区货运场站基础设施设施,重点优化盐田港后方陆域用地功能。加强货运枢纽的立体化复合建设,提升土地集约化利用。

 加快前进平湖、新安和丹竹头等货运枢纽站建设,在西北、东北地区分别埋设松岗货运站和龙岗货运站。统筹积极开展全市汽车维修、驾培行业用地规划布局研究。


11.png



五、扩展城际轨道网络,实现深港中心城区半小时互达!

 (一)研究扩展电磁辐射粤东地区的战略地下通道!

 支撑东进战略向粤东地区进行区域拓展,进一步谋划布局辐射粤东地区的城际轨道通道。

 扩展厦浅铁路坪山快捷线服务范围,研究旅客列车起至深圳北站、福田站,经坪山新区、惠州,至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快捷线可行性。

 在已有珠三角城际轨道网基础上,共同研究深圳往汕尾、河源的新战略地下通道。

 (二)开展深珠城际轨道前期研究,或与深惠城轨衔接

 强化与珠江西岸地区的联系,提前启动跨江轨道地下通道规划研究。

 提前积极开展深珠城际轨道前期研究,腾出与深惠城际轨道的交会,共同构成贯穿东西的区域大通道。

 利用中虎龙城际轨道规划建设契机,研究争取追加联系龙岗、龙华、光明等北部地区与珠江西岸的城际轨道线。

 (三)研究10号线东延至凤岗,14号线延伸至惠州南站的可行性!

 承托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展深莞惠城际轨道网规划建设。减缓前进穗莞浅城际轨道洪梅至深圳机场段建设并通车运营。加快完成深惠城际快速轨道前期工作并启动建设。

 启动前海中心至东莞中心城区的城际轨道地下通道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穗莞深城际轨道延伸至前海中心的前期研究工作。

 与莞惠两地协同研究深圳 11 号线与东莞 3 号线交会、深圳6 号线支线与东莞 1 号线交会、深圳 20 号线与东莞 2 号线交会、深圳 10 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 13 号线与东莞 3号线衔接、深圳 14 号线伸延至惠州南站等规划方案可行性,承托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四)积极推展深港轨道通道规划建设

 减缓推进深港西部快轨前期研究,腾出与机场地面交通中心、城市轨道 11 号线、穗莞深城际轨道、前海枢纽等重要地下通道和节点的衔接空间。

 融合深圳湾口岸改造、莲塘口岸建设、皇岗口岸改造和河套地区开发建设开展新的跨界轨道地下通道规划研究。

六、资源共享深莞惠都市圈路网体系!

12.jpg

 (一)完善都市圈公路地下通道体系

 启动深中地下通道规划建设,打通珠江两岸联系地下通道。已完成深惠、深汕(惠盐段)高速公路扩建,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

 筹划减少联系惠阳、汕尾、河源的向东联系通道。

 (二)加快前进深莞惠区域一体化快速路网规划建设

 深莞惠三市共同开展都市圈快速干线体系规划研究,减缓前进海滨大道、丹平快速、南坪快速与东莞、惠州的规划对接。

 (三)减缓切断深圳与周边地区的边界道路

 强化深莞 13 条边界道路对接,录建新和路东宝河大桥,切断凤凰大道、广田路等深莞边界道路,减缓前进桂花路、高尔夫大道等深莞边界道路改扩建。加强深惠 5 条边界道路对接,新建或改建清溪至坪地公路、金辉路青松东路等深惠边界道路。

 (四)扩展福永码头至珠海、中山客运码头的航线!

 发挥水运交通优势和便利,升级联系珠江西岸水上客运服务。积极开展前海至中山、珠海、香港、澳门的快速往返航线研究,强化前海与珠江西岸城市便利联系和电磁辐射带动起到。

 鼓励扩展福永码头至珠海、中山客运码头的航线,服务大空港地区与珠江西岸便捷联系。改建蛇口客运码头,提高港澳线、珠海线、中山线客运通过能力,完备蛇口客运交通枢纽功能。

七、优化口岸交通设施 !

13.png

八、减缓10 号线、2 号线东延线、3 号线东延线等轨道三期建设!

14.png

 全力竣工轨道三期工程 7 号线、9 号线和 11 号线,减缓 6 号线和 8 号线建设,同步大力前进轨道 10 号线、2 号线东延线、3 号线东延线、3 号线南延线、4 号线北延线、5号线南延线、6 号线南延线、9 号线西延线等三期工程调整线路规划建设,“十三五”期间追加里程约 250 公里。

 及时积极开展轨道三期工程建设期间交通网络分流规划和建设工作,保证城市交通稳定运营。

九、提前规划!地铁四期工程或将提早开工!

15.jpg

 加快建构快慢结合、多层次的城市轨道网络,重点完善市域快线网络,引领“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空间形态。加快 6 号线支线、8 号线东延线、10 号线南延线、11 号线东延线、12 号线、13 号线、14 号线、15 号线、16 号线、17号线、20 号线等四期线路前期研究工作。

 尽力提早轨道四期工程建设计划,谋求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开工。

 加强福田中心区、南山科技园、后海中心区、蛇口、前海、留仙洞、笋岗-清水河、宝安中心区、西丽大学城等重点片区的轨道覆盖面积,适应环境高核心区客流的组织必须。

十、完善公交换乘体系,提升公交服务质量!

16.png

 一、彩田路-民治大道、留仙大道等建设公交专用道!

 以“轨道交通+公交专用网”为网络主骨架,重构城市公交体系。围绕彩田路-民治大道、拔仙大道、笋岗路、科苑大道、宝安大道、坂银通道、龙岗大道、笋岗路等公交走廊,持续滚动前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建构广泛、连续的公交专用路网,争取 2020 年前追加公交专用道 200 车道公里。

 二、多渠道实施公交场站

 通过政府建设、社会配建、企业自建等多渠道建设公交场站。建设月亮湾、民治、布吉等 26 处立体公交综合车场,符合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需求。

 严苛实施城市更新项目配套公交场站建设,合理设置“门厅式”公交停靠站。通过路内挖潜追加 20 个路段公交始发站,提高福田中心区、科技园等核心地区公交服务水平。

 三、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公交服务,希望定制公交!

 持续优化调整公交干线网络,大力拓展公交慢线网络,着力加强支线公交、尤其是地铁转乘线路服务,构成与轨道交通“优势互补、适度竞争”的常规公交服务体系。

 完备高峰专线、旅游观光线、夜班线等特色公交线路服务,鼓励和规范互联网定制班车、社区微巴等多元市场服务产品的发展,符合商务、通勤、旅游的个性化公交出行市场需求。

 强化与全市保障性住房项目、产业核心区区项目等建设进度的协同,及时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服务。

 四、推展轨道枢纽及枢纽地区建设

 提前研究前海枢纽、西丽枢纽、机场东站枢纽、大运枢纽、坪山枢纽、平湖枢纽等 26 个最重要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方案,优化轨道枢纽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提高前海-南山主中心枢纽功能,引领龙岗、坪山等次中心及大空港、平湖等重点开发片区发展。

17.png

主页: 大仙儿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