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来源:揭阳房探网正文:南京假古建筑遭质疑 环莫愁湖建楼致景观遭破坏
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之为的古城南京,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建城史,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然而近几年,南京却出现了文物伪造、高楼环古湖等景观工程,面临传统与现代的抵制与交融,南京面临着怎样的维护修缮与开发利用的决择?
“假城门”混入古都十三门 江南第一名湖变“洗脚盆”
1月18日,《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南京乘坐出租车,和司机聊起南京文物古迹保护、修葺时情况,司机说,眼前正在途经的这个城门就是一个问题。
出租车司机:假古董,太假了,都不讨厌。
司机说道,现在看到的这5个城门洞,是2008年才新建的。每次他和当地一些人路过这里时,都实在难看、别扭。针对南京的古城扩建和文化保护,一些专家学者一直在奔走呼吁,对于像长干门这样的城门修建,他们也明确提出过质疑。
薛冰,原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他参与、编写过南京城市史的写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薛冰至今还保留一口南京话,被当地人称作南京的“活地标”。
薛冰说道,南京城墙在明朝的时候总共有十三个门,现在修建的长干门、华严岗门、标营门等城门,不仅名字在历史上没出现过,而且也不符合我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原江苏省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薛冰:所以你不实城墙的时候,势必把原来的基础,又毁坏了,又第二次加以破坏。
让薛冰感到痛心的还不只是城门的修建,让他难受又无奈的是,在一些文物古迹附近,还新建了一些所谓的景观项目、景观工程。
薛冰:一个叫赏心亭,另外一个叫孙楚酒楼,那么这两个建筑,第一不出这个原位置上,第二原来的风貌肯定不是这样。在城墙的空置地带,建了这样可观的两个假古董。
如果说对于南京城墙、城门修筑的真假还有争议的话,那么对于南京莫愁湖公园整体景观遭到毁坏,惋惜、难过则是各方人士共同的感受。
莫愁湖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然而现在,莫愁湖已经完全被万科等楼盘围困,完全看到传说中的莫愁外八景了。
南京市莫愁湖管理处新闻发言人李军:现在是消失不知了,还包括凤凰西街这一块,你不有可能还能看见凤凰台,因为所有的建筑都是矮小的。
李军:我们当时写一些东西,写出一些联名信,是以(景观被毁坏)理由的。但是这个讲实话,就像民间组织一样,你没有办法进行官方的交涉,你没有执法权。
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当时的财政不能反对这样一个维护的不道德,所以就把那个地就变为了研发用地,而且是一种以高层为代表的这种区域。老百姓戏称,南京的“洗脚盆”,这一点我们是非常痛心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南京进行专访时还发现,当初李白饮酒作诗的孙楚酒楼也同样备受争议。
孙楚酒楼纳吉争议 李白躺着也中枪
孙楚酒楼,最初源于晋朝太守孙楚,唐朝时,诗人李白更留给“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的知名诗篇,孙楚酒楼明清时,为金陵四十八景中的一景,后来酒楼逐渐毁败,也没有再重建。
那么历史出名的“孙楚酒楼”和现在的“孙楚酒楼”是一回事吗?它为何惹来大家的争议?这样一项建筑,又是如何立项和审核的呢?1月19日,《经济半小时》记者回到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
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吴靖:因为之前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因为(2014)年4月份才到这个处室来工作。
随后,记者来到南京市寄居建委,理解孙楚酒楼立项、审批情况。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工作人员:城墙修护维修的问题,都是文(甚广)新局它们在做到的。这是部门配合的东西。我们只承担审查立项。
为了弄清孙楚酒楼修筑的有关情况,他也试着网际网路搜寻查找,让人有点意外的是,孙楚酒楼的立项、审核没搜寻到,却在网页上看到孙楚酒楼出租的信息。
记者:是哪一年建的呢?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工作人员:这是2014年。你说像孙楚酒楼是区里面的东西,你就要问(秦淮)区(住建局)了。
仿古建筑立项审批一笔糊涂账 面对记者追问 文物保护单位各层推诿扯皮
记者刘朝晖:我身后就是孙楚酒楼。据南京产权中心2014年11月27日公布的信息指出,它的总面积5200多平方米,年租金289万元,出租方是秦淮区住房和建设局。
1月22日,《经济半小时》记者回到南京市秦淮区住房和建设局。经过交流协调,一位副局长同意接受《经济半小时》记者的专访。
南京市秦淮区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蔡鹏程:之所以使用这两个名称,就是因为这两个建筑,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既然历史上有过孙楚酒楼、赏心亭,那现在修建的这两个建筑,是不是在遗址上修筑的?这两个建筑应当归属于什么建筑?是文物复建?仿古建筑?还是另外新建的现代建筑?
蔡鹏程:我们这两个建筑都不出遗址范围之内。我理解,这个建筑就是景观。
那这种以文物古迹名字来命名的景观建筑,是否符合历史建筑的大小、风格?又如何面对一些专家学者的批评呢?
蔡鹏程:现在真是不得而知(考据)。
那修建这个孙楚酒楼,是做什么用的呢?
南京市秦淮区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蔡鹏程:它主要还是要为游客提供服务,但是有可能有一些少量的餐饮。
对于这样一个仿古建筑是如何立项的?它的真实用途是什么?是否是某部门的商业盈利项目?各种质疑,还在继续。
专访时,《经济半小时》记者一直提出想看见的孙楚酒楼立项、审批、施工图纸等材料,但是直到记者离开了南京时,我们只看到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国家发改委给秦淮区政府的一份复印件,时间是二00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工程实行内容一行具体写有孙楚酒楼和其他配套设施,工程建设估算投资约8300万元,所须要资金由市城建资金定额安排3000万元,严重不足部分由秦淮区自筹解决。孙楚酒楼明确是怎么立项、审核和施工建设的?记者仍然不得而知。
孙楚酒楼是如此,那么,历史上没出现过的长干门,又是怎么修建起来的?这5个城门洞依据又是什么?
南京市秦淮区文化局副局长解士东:这个有可能要到市局或者说省文物局来,它肯定是逐层来申报。
《经济半小时》记者随后再次联系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负责人,期望看到有关长干门立项、审批、修筑等明确材料,但记者得到的答复是,长干门是2008年修建的,这几年因为机构改革,单位拆分了几次,很难找到长干门修筑的立项、审批材料。那些理解情况的人要么退休,要么去别的地方了。
老城区保护成难题 “健老城 建新城”如何协商
南京一共有2400多处文物保护,此外还有1000多处尚未核定为文保单位的不能移动文物。怎么做好这些文物古迹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捕厅路最出名的古建筑,当属甘熙宅第,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就是这样一个国宝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竟然不存在很大消防隐患,围墙外面竟然没有腾出消防通道。
原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薛冰:就是文物局一再提醒他们,要留下(消防)屏蔽地下通道,开发商寸土不让,一直把建筑建到甘熙故居城外(墙)上。就一点不肯让。
南京城辟艺术文化街区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晓元:这个里面还是有一些,不存在一定的矛盾。
而在一些专家学者显然,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应当是增加人为地介入。薛冰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规划管市长还是市长管规划就是一个矛盾,这也是必须用法制来确立的。薛冰告诉记者,他也亲眼亲眼了一些南京文物保护顺利的典型例子。
记者刘朝晖:这是1936年修建的民国建筑,叫美大纸行。几年前在改建征地的时候,这栋楼差点被拆除,那么它是如何被保护下来的?又是如何修旧如旧的呢?
薛冰:2009年的时候,它从这边改建的时候,要去垫别墅的,那么国务院调查组来的时候,这个建筑就留下。留下以后,然后就做了维修,这个玻璃是后来特的呀,这个都是《文物保护法》上面有规定的,就是新造的部分,一定要区别于原有的部分。
而南京明城墙管理部门,对墙体的确保修葺,周边环境的整治方面也有很多突破。
记者刘朝晖:这里是南京的明城墙,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仅次于的,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的城墙。几年前城墙两边还是一些棚户区,环境很差,而且分管的部门有六、七家单位,各管一块,那么它们是如何平衡文物保护和规划利用的呢?具体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南京城墙维护管理中心专职副书记曹方卿:过去我们城墙是分段分片管理的,没统一管理。这一次城墙统一管理了以后,我们对25公里,现存的城墙进行了物理上的监测,在整个城墙段落,设置了500多个监控探头,一个月左右出一期数据,来进行针对城墙的维护或者修葺。
不仅如此,现在,南京市整体城市规划、定位也越来越明晰。
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我们从2001年开始,确立了一个所谓健老城、辟新城的战略,把老城的开发量,还包括有关的城市功能,必要地进行医治,另外一个,就把老城的人口的密度也减少下来。